Realtime Price(实时价格):

扩容之争与比特币的政治经济前景

作者:昌用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3日

网络来源:https://www.8btc.com/article/113497

比特币区块大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状况已经持续了半年多。给区块扩容原本是共识,只是如何扩容产生了争论。然而,近期的分歧似乎演变成了是否对区块进行扩容的争论,并且随着决策时刻的到来,争论空前激烈,让每一个长期关注和投资比特币的人无法回避。

整个争论的复杂之处在于,它涉及到长期与短期的考量、风险与效率的权衡,甚至理性与情感的纠结。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甚至意识形态问题。全面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社区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借助于各方的讨论成果,本文尝试理清当前的扩容困局。

 

一 共识与分歧

面对区块容量与市场需求的紧迫矛盾,比特币社区的基本共识是:“必须提高比特币系统容纳的交易数量”。分歧在于四个方面:

  • 主链扩容 VS 链外扩容
    1. 主链扩容指修改系统代码中的1M容量限制,改为2M、8M或设定规则根据一段时期区块的平均大小动态地调整区块容量。理由:代码修改简单,扩容效果直接,不改变系统特性;反对:增加网络和节点传输和存储的硬件负担,导致节点中心化。
    2. 链外扩容指将区块容量保持在1M的限制,发展侧链或第三方系统吸纳不断增长的交易,主链容量主要用于侧链或第三方的结算交易。理由:主链应当稀缺;反对:从货币改为结算系统。
  • 一次性扩容 VS 分步扩容
    1. 一次性扩容主张一次性修改规则,让区块容量像难度一样随需求动态自动调整,可称为弹性扩容或无限扩容。理由: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且有波动,区块大小应当满足动态的市场需求。反对:代码相对复杂,增加风险,矿工投票决定容量权力过大。
    2. 分步扩容主张逐步扩大区块容量,比如先扩大到2M,满容后再扩到8M,以后根据情况再扩。理由:安全可控。反对:不适应市场变化,每次扩容都可能产生分歧。
  • 扩容首要 VS 稳定首要
    1. 扩容首要指认为当前比特币最为紧迫的问题是立即扩大容量满足市场需求。理由: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比特币不予满足可能被竞争币超越。反对:比特币优势巨大不可能被竞争币取代。
    2. 稳定首要指认为任何时候比特币系统的安全稳定是最重要的,容量限制只是暂时减缓发展,并不致命,不应匆忙扩容。理由:比特币生态影响广泛,安全最重要;反对:过度强调安全稳定将使比特币缺乏革新动力,失去适应激烈竞争和抵抗强大压制力量的能力。
  • 硬分叉扩容 VS 软分叉扩容
    1. 硬分叉扩容主张通过硬分叉扩大区块容量。理由:硬分叉代码简单,不增加系统技术复杂性。反对:不兼容以前版本,有分裂成两个系统的风险。
    2. 软分叉扩容主张通过软分叉(如软分叉隔离见证)扩大交易容量。理由:兼容以前版本,能更加平稳过渡。反对:代码更加复杂,增加以后的系统技术负担。

二 结算网络与弹性扩容的扩容路线之争

对于扩容及未来比特币的发展方向,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歧交织起来产生多种路线,目前争论激烈的两种主要路线是结算网络路线和弹性容量路线。

  1. 结算网络路线:这是部分Core开发团队成员主张的路线,核心是“软分叉隔离见证+闪电网络=结算网络”,即:首先通过软分叉实现隔离见证,改进比特币系统性能,并为闪电网络的实施提供技术基础。不再进行主链扩容,容量拥塞减少小额交易用户,提高主链稀缺性,迫使大量小额用户迁移至闪电网络或其他侧链。主链逐渐成为闪电节点、侧链或其他第三方支付的结算网络。
  2. 弹性容量路线:立刻硬分叉实现弹性容量。常见的说法是“无限容量”,但“无限”会被人扭曲为消灭主链容量的稀缺性,建议采用“弹性容量”更准确。这个路线不完全反对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只是认为在当前硬分叉扩容十分紧急,应首先硬扩容。

两种路线中涉及到三个关键技术:隔离见证、闪电网络、弹性容量,三者的相对特征如下:

  1. 隔离见证略复杂、有风险,但短期长期都很重要:技术上需要对现有主链的交易格式进行修改,影响广泛,技术工作难度略大;现实性上会提升整个网络在交易传输、验证、存储等各方面的运行效率及拓展空间,无论短期长期都会有积极地影响。
  2. 闪电网络难度大、但风险小,长期重要:闪电网络是一种侧链技术,能够大幅减轻主链的交易负担,拓展更多的支付模式,对比特币的长期发展十分重要。实现闪电网络的技术较为复杂,但由于是在侧链上进行,几乎不影响主链技术安全,所以风险小。
  3. 弹性扩容有风险,但技术简单、需求紧迫。弹性扩容主要修改比特币的固定区块容量,使其能自动调整。从技术上看比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更简单,有风险在于它通过硬分叉实现,如果共识不足可能造成系统分裂。对满足扩容的紧迫需求而言,硬分叉是最简单、直接的途径,弹性扩容也使得系统以后不再出现同样的扩容问题。

综合权衡技术复杂性、实施风险、紧迫性和系统改进作用,三个技术环节各有侧重,重要性和可行性相当,简单说:三个都重要,都应当实施。当前两种路线分歧的关键在于Core作为一个整体不承诺进行主链扩容,有可能走向结算网络路线,而弹性容量路线坚持必须尽快主链扩容,坚决反对结算网络路线。 

三 比特币生态的利益与权力格局

为了分析两种路线对比特币的长期影响,也为了理解争论中各方的立场和观点,我们需要分析比特币生态中各参与方的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利益格局从根本上决定各方的动机,权力格局决定各方如何相互影响。

  • 利益格局
    • 共同利益:主链健壮,生态扩大。比特币主链的健康与安全,比特币生态不断扩大是各方共同的利益。
    • 交易用户:价格稳定,使用便利。对将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用户而言,比特币价格应当稳定,能够安全便利地收付款。
    • 囤币用户: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比特币的支付范围有限,更多持币者是看好未来的应用空间和价格,进行长期投资。他们期望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
    • 应用企业:业务扩大,利润增长。不同应用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业务、获取利润,具体目标有差别,盈利方式有差别。
    • 矿工矿池:算法不变,交易费增长。算法不变保证前期投入矿机可用,交易费增长短期并不十分重要,但长期将逐渐取代新块奖励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 开发者:实现理想和自我价值。目前缺乏开发者独立的经济激励,如果开发者不同时具备上述身份,那么他们主要是为了理想和自我价值而开发。
  • 权力格局
    • 交易用户:使用或放弃使用。特点:分散决策,个体影响微小,总体长期决定系统存亡。
    • 囤币用户:持币或卖币。特点:分散决策,个体影响较小,是交易用户的主要来源,总体短期决定生态规模。
    • 应用企业:调整资金业务方向。特点:决策相对集中,相互间激烈竞争,在各自业务领域具有用户、技术和市场份额的积累趋势,有寻求垄断优势的天性。
    • 矿工矿池:参与或退出,算力投票。特点:决策相对分散,决策简单,充分竞争,决定系统规则的实施,共同利益的安全保障。
    • 开发者:设计和编写系统规则。特点:直接决定比特币系统演进过程,包括演进方向、演进安全、错误修正。技术专有性较强,经验积累效果明显,个体影响力积累显著,决策有集中化趋向。

四 当前比特币生态的政治经济结构

基于上述利益与权力格局,当前比特币生态的政治经济结构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一)交易用户和囤币用户是比特币生存发展的基础。尽管目前比特币的交易用户很少,但当前比特币生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被证明可行的货币支付功能,形成了对未来应用规模的乐观预期,从而有了囤币用户。短期看,囤币或投资用户是生态主要群体,长期看交易用户能否按照预期不断增长是系统生存发展的基础,而这也需要更多的囤币投资用户,因为他们总体也是交易的早期用户和倡导者。

(二)矿工矿池是系统安全稳定的根本保障。目前,矿池的竞争十分激烈,矿池本身难以控制矿工去留,因此矿池总体上顺应矿工利益和决策。矿工是现有比特币生态的安全核心,因为

  1. 他们与整个生态利益几乎完全相容:“主链长存,用户扩张”就是他们利益的保障;
  2. 他们的决策机制简单:挖还是不挖;
  3. 他们的竞争简单、粗暴、惨烈:矿机性能落后就是绝对的失败;
  4. 难以逃避决策责任:相比其他主体,矿机是几乎没有回收价值和替代用途的专用设备,完全的沉没成本,面对决策矿工很难回避,只能尽最大可能理性决策。这些保证了矿工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维护系统的安全,完全是利益驱使,与国籍、信仰、道德无关。

(三)应用企业是生态发展的推动者。应用企业是整个生态扩张的关键,因为:

  1. 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直接推动交易和囤币用户的扩大;
  2. 企业是比特币各种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来源;
  3. 企业的创新和业务多样化为比特币生态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4. 企业谋求垄断和企业间的充分竞争是比特币生态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四)开发者的责任和权力超出其利益支撑。到目前为止,比特币系统的技术开发主要是通过开源方式实现,如不考虑开发者兼具交易和囤币用户身份,那么开发者主要为了爱好、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付出时间、精力和才能。随着比特币系统和各方经济模式逐渐成熟,拓荒式激情将会下降,生态的利益和权力博弈更加激烈,开发动力将越来越现实。开发者承担的巨大责任、代码决定权与其获得的经济利益极不相称,难以保证决策足够理性谨慎。(五)应用企业和开发团队竞争不足导致决策中心化。单个应用企业有追求垄断的天性,在市场不够大,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企业基于运营、技术、市场等先发优势更容易形成垄断。垄断动机强烈的企业与经济激励不足的开发者相联合是市场发展的自然倾向。开发者在应用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济资助下更容易形成开发团队,这将提高开发效率,并保持开发的连续性。但在市场竞争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形成决策的中心化,这是目前比特币生态的主要的系统性风险。

 

五 弹性容量方案与结算网络方案的性质与未来

根据上述利益与权力格局的分析,可以对弹性扩容和结算网络两种竞争方案的性质做出评判,并推测其未来发展。

(一)弹性扩容方案的性质。弹性扩容方案的核心是把区块大小参数从目前限定的1M改变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弹性调整。看似激进主要在于:

  1. 改变该参数需要通过硬分叉实现,
  2. 动态调整的执行方式是矿工投票。

考虑到比特币的记账决策原本就是矿工的本分,帐页的大小由记账者根据记账需要竞争调整并无不妥,何况投票规则是由开发者制定的。而硬分叉只是系统升级的一种手段。从根本上讲,弹性扩容仅仅是一次应急的技术升级,解决制约整个生态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不产生新的利益冲突和权力重构,生态现有利益和权力没有改变,澄清这一点,形成共识,硬分叉将没有风险。(二)弹性扩容方案的未来。弹性扩容跟包括Core、Unlimited等团队设想的其他比特币系统改进措施,如隔离见证、闪电网络、瘦区块等等,没有内在矛盾。如果弹性扩容方案顺利实施,每一项其他改进都可以独立地考察可行性,判断是否实施,并不会因弹性扩容而受阻。相反,弹性扩容的实现可以使其他改进免于考虑区块容量的限制,从而有更大的选择空间。简单说,弹性扩容方案就是一个消除容量瓶颈的应急方案,让人们原先设想的比特币系统的未来不发生改变,具体前景后面将展开分析。

(三)结算网络方案的性质。如果采用隔离见证,不改变1M区块限制而暂时取得1.7倍交易容量增长,再等到闪电网络开辟侧链交易并成为主要支付通道,那么区块1M限制将不再突破。由此,主链将成为闪电网络节点或其他侧链节点进行结算的通道。这实际上是改变了比特币系统的性质,使其成为类似银联、SWIFT、ripple和R3的国际金融结算系统。比特币自2009年至今,一直是作为人人可参与的货币支付网络存在和发展的,并且被证明是可行的。结算网络方案近期以软分叉隔离见证开始,看似十分稳妥,但其改变系统性质的目标十分大胆和激进。

(四)结算网络方案的未来。理论上此路线有成功可能,主链成为全球最大的结算系统,全球用户通过闪电网络和其他侧链来使用比特币交易。但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

  1. 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实现的扩容都针对特定类型交易,不能满足所有现有主链交易类型扩大的需求;
  2. 隔离见证扩容将很快被填满,闪电网络的成熟需要很长时间,紧迫的市场扩容需求在近期难以满足;
  3. 当前交易用户规模扩张是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主链容量限制降低小额用户交易体验将严重阻碍生态规模的扩张;
  4. 闪电网络不可能瞬间成熟,在小额用户从主链被驱赶到闪电网络的过程中,相当部分会转移到其他交易系统,如法币和竞争币;
  5. 部分服务小额用户的大额用户也会跟随小额用户迁移至法币或竞争币;
  6. 支付系统的马太效应将使闪电网络和侧链的少数节点形成垄断优势,主链将成为少数节点之间的结算通道;
  7. 少数节点宁可通过政治协商形成结算机制,从而将POW的巨额耗费(目前每天近1000万元)转化为企业利润,这样,矿工将消失;
  8. 现有国际金融巨头不太可能采用比特币结算网络,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用区块链技术改造现有结算网络或建立新的区块链网络;
  9. 对小额用户而言比特币结算网络和其他结算网络都是后台运作,主要看客户端服务,没有传统金融巨头支持、又失去了大量小额用户的全新比特币结算网络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不太可能成功;
  10. 结算网络转型失败的比特币系统错过了用户扩张的最佳时期,很可能已经无法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如此巨大的风险,只适合少部分人或竞争币去尝试,绝不值得比特币社区押上全部赌注。 

六 比特币生态的经济前景

扩容之争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对比特币的经济前景的认识分歧。结算网络方案为比特币生态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前景:人人可运行全节点的紧凑匿名主链+容量无限的闪电网络。弹性扩容主要解决眼前的容量限制,不影响既有的比特币经济前景。如果主链容量限制得以解决且保持现有发展方向,比特币很可能成为涵盖货币、结算、金融、公证等多个层面,对经济波动具有充分弹性的全球性经济基础设施。

世界基础货币。比特币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跨国货币。在国际政治经济动荡、保护主义盛行、国家经济摩擦加剧、国内政府干预加强的情况下,对跨国界自由货币的需求空前高涨。比特币尽快消除容量限制就可能顺势而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这种货币功能首先通过主链实现。对于强调货币的高度自由和安全,而不在乎半小时以内确认时间的交易者和持币者,主链持币和交易是必须的。大型结算用户则必须以主链作为主要结算通道。这些交易用户数量众多、并高度关注主链安全,是当前和未来比特币生态存在的基础。这种主链货币类似于传统金融系统的基础货币(现金和准备金),其发行稳定可期,能够消除法币的政府干预弊端,是整个比特币生态实现金融稳定的基础。

全球结算网络。在主链用户规模庞大,成为重要世界货币的前提下,主链足够强壮安全,现有的离链钱包和交易所、未来的闪电网络(或其他侧链)节点、接纳比特币的传统银行等相互之间都可以在主链上进行结算。这种结算相对传统结算网络费用极低,并且安全简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这些结算机构为各自用户提供的存贷、汇兑、转账和支付服务,比特币的货币功能得到延伸,并具有了适应经济波动的弹性。

衍生金融体系。借助于结算网络的影响和侧链技术的发展,现有信贷、保险、理财、期货等各种金融工具都可以在比特币提供的货币系统和结算网络上进行。根据金融产品的具体特征,有的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加以改造,减少第三方信任信用和交易成本,有的则仍然可以借助第三方信用中介运行,唯一的标准是创造更多利润。通过这些衍生金融体系,比特币对经济波动的弹性进一步加强。

全球公证体系。在以比特币主链为基石形成货币系统、结算系统和衍生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比特币主链成为全球最具公信力的信息库,另一方面人们的经济活动与主链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其紧密而广泛的联系。这就使得人们涉及身份验证、信息公证、交易授权等各方面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借助比特币系统建立各种公证模式,从而催生全球最大的公证体系。

市场竞争调节主链容量、交易费用与用户体验。很多人担心比特币系统拓展了更多经济功能使系统容量无法负担的。这种担心必要性不大,因为:

  1. 这个过程是逐渐发生的,解决问题的软硬件条件是跟问题的发展同步增长的,重要的是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多数功能通过侧链实现,对主链的容量负担和技术复杂性增加很少;
  3. 主链、侧链、第三方信用各有自身容量和性能特征,市场会通过竞争自发配置资源,当主链交易拥挤,交易费用就会增加,体验下降,收益低的交易就会转向侧链或第三方。

比特币生态的经济弹性。主链比特币发行为比特币系统提供了稳定可期基础货币,在此基础上,结算网络和衍生金融极大拓展了比特币服务全球经济的能力。在全球市场体系中,各种经济主体在主链、侧链、第三方信用系统等多个层面,通过对利润、成本、数据占用、交易耗时、安全性、稳定性等多因素的权衡展开经济决策和竞价博弈,能够实现充分的经济弹性,适应世界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波动与流动,从而超越主权货币,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个前景极具吸引力。主链的全球用户为比特币经济提供了必要的市场深度和社会权力,在此基础上的多层次金融生态使比特币成为富有弹性,能够服务全球经济的货币金融系统,这才是比特币的理想经济前景,很可能也是唯一的经济前景。因为,作为超越主权的自由货币,它没有实物依托,没有国家、民族、语言、宗教壁垒的保护,在流动性最强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停滞就意味着被超越,被超越就意味着灭亡。如中本聪所说,比特币要么伟大,要么什么都不是。

 

七 比特币生态的政治前景

实现比特币可观的经济前景的道路是漫长的,在这个道路上比特币社区将面临很多重大而艰难的决策。在社区各种主体参与目的不同、技术专长不同、认识深度不同、价值观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集体决策?这就是不可逃避的政治。我们能够选择的只是:要么耐心理性地沟通决策,要么任其摆布,或直接出局。

比特币协议实现的基本政治格局。比特币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系统,其核心的政治原则是:利己假设和财产私有基础上的公开竞争实现去中心的政治民主。由核心技术确立的基本政治格局为:非对称加密保障个体的基本财产权利;分布式账本保证了财产权的基本共识;区块链技术保证公开公正;工作量证明机制用简单直接的资源消耗配置记账权。

比特币初期的政治格局依赖理想和热情。由基础协议决定的基本政治格局是比特币生态长期存在的基础。但在比特币发展的初期,这种格局所要求的充分竞争还难以实现,比特币生态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参与者的创新乐趣和理想主义热情。其中最主要的力量是开发者和GEEK群体,他们编码、测试、挖矿、囤币、交易、宣传、攻击、防御等等,逐渐带动形成了比特币生态。这个早期生态强调自由、开源、去中心化、匿名性、抗审查。

走向成熟要求核心动力向经济利益转变。随着比特币的影响超出了GEEK群体,更多非技术人员加入进来,吸引他们的是比特币提供的货币应用前景,这个前景包括增值盈利、财产安全、创业机遇、套利空间等等。总之,经济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接纳比特币的主要动因,而这才是比特币作为一种经济系统长期发展唯一可依赖的核心动力。比特币生态必须从理想热情驱动向经济利益驱动改变,这是成熟政治格局的基础。这种成熟生态强调的核心是给各方带来持久的经济利益,其他如去中心化、安全、便利、自由、抗审查等都服务于此,并因为有利益支撑才能够长期保持。

开发团队中心化是当前主要的政治风险。成熟比特币生态中,基于经济利益的充分竞争和去中心化是比特币相对法币的核心优势,是系统共同经济利益的源泉,在政治上表现为分权竞争决策。现在,交易用户、囤币用户、矿工都已经较为充分地实现了分权竞争。企业方面,即使是看似中心化明显的矿池和交易所,如果违背了矿工和用户利益,也会很快衰落,其他企业也面临相似的境遇。目前,开发团队中心化是政治体系的短板。尽管理论上开发是开源的,但实际上由于代码提交审核权限集中、开发的技术门槛较高、开发技术的积累周期长、开发者声誉的积累等原因,造成开发者竞争不充分,先入优势明显。即使如此,在开发者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仍然是分权竞争决策,但一旦主要开发者形成团队那么权力就集中了,开发权中心化就成了系统重要的政治风险。

开发者主导决策方向制约生态进化。比特币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其决策所依赖的专业知识也会有变化。在发展初期,比特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技术上完善系统,因此,开发者具有绝对的方向主导权。随着发展阶段向利益驱动的主流货币系统推进,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需要从经济和政治层面考量,技术只是不同决策的实现手段。目前核心开发团队的形成及其决策的无政府主义偏好充分体现了技术主导的决策机制与市场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形成决策主导权从技术团队向经济、政治和法律专家转移的机制,比特币的政治结构就无法进化到新的阶段,比特币将无力承担起主流货币的职能。

利益驱动的开发团队竞争是政治成熟的关键。技术开发的门槛和先入优势不可避免,而开发团队化趋势不可阻挡,紧密协作将提高开发效率,使系统维护与开发更加专业化。解决开发团队中心化风险的关键在于形成不同利益支持的开发团队之间的竞争格局。开发团队的技术力量和实际影响决定了,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雇佣和资助开发团队是大势所趋,不用去掩盖或阻挡。关键在于形成不同企业或利益主体推动的开发团队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在消除开发团队中心化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开发者缺乏经济利益驱动的问题,以及决策主导权向经济、法律、政治专家转移的问题。这使得比特币生态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基于经济利益的市场竞争,真正完成去中心化的政治格局。

基于利益竞争的开发团队竞争机制形成后,比特币初期的理想主义色彩褪去,成熟政治格局得以实现,从而具备了抵御外部冲击的政治基础,才能稳步融入主流社会,跟各国政府、跨国企业、利益集团、国际组织等建立起各种冲突与合作交织的政治联系,掀开比特币发展的新篇章。

 

八 扩容争论中的意识形态

多数情况下,意识形态是一种贬义词,指在大众中普遍认同,但却偏离大众利益的一些简短精炼的理念,这些理念常常是支撑旧体制的精神力量。在此次扩容争论中,比特币社区也反映出一些降低人们理性思考深度和决策能力,阻碍比特币初期生态向成熟生态转型的意识形态。在这些意识形态的作用下,比特币系统面临的政治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与主流社会相冲突的无政府主义理想。比特币的核心优势在于消除政府对货币的不当干预。因此,无政府主义在比特币社区根基深厚,是支撑社区的重要精神力量。但在比特币走向现实的主流社会过程中,理想化的无政府主义成了重要阻力。在扩容争论中主要表现为:

1)夸大中国矿池所受到的政府控制威胁,意图削弱矿工职能,甚至废除工作量证明机制(PoW); 2)强调任何个人都可运行的小区块全节点,以便让比特币系统隐身于个人之中,以对抗政府审查和干预。然而,政府和市场一样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各有所长而不能完全替代,好的市场需要好的政府。比特币的出现使货币发行及交易的传播与验证摆脱了政府的控制,但要融入多数人的经济生活就离不开政府的必要监管和配套服务。逃避政府的隐身比特币网络只能是极少数人的需求,也只能存活于地下,成为非法交易的温床,这绝不是比特币的未来。对政府控制矿池的担心没有必要,因为控制之后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区块链消灭不了,私钥破解不了,甚至连矿工都留不住。政府也有理性,也讲利益,劳而无功的事情何必去干。比特币市场的不断扩大才是迫使多数政府认可、抵御个别非理性政府的根本途径。

与去中心化相冲突的集权主义倾向。集权是比特币的死敌,然而,集权主义从来都是善良民众的利己选择。在任何社会,人们都不愿把权力交到坏人手中,权力总是集中到聪明、能干、果敢、有爱心的人士手中,他们借此为人民服务并获得信任,成为领袖。领袖出于父爱精神和一点点难以克服的私欲实行独裁,人民出于信任、崇拜、自卑、感恩、忠诚和懒惰拥护独裁。从此,领袖的智慧代替了全民的智慧,错误很难被纠正,私欲在领袖周围不断膨胀,独裁的弊端与日俱增,而人民却失去了反思与反抗的知识和力量。中本聪的隐退和Gavin交权都很好地防止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然而,在扩容之争中我们又听到了拥戴领袖的熟悉声音,争论不讲逻辑和道理,而是摆资历、论功劳,宣称core团队“绝顶聪明”又无私奉献,值得“以生命想托付”,只需要相信core,问题就能解决。这是危险的信号,也表明比特币群体还缺乏必要的政治和历史知识。如果这种“托付生命”的集权主义思想成了主流,比特币系统的去中心化将终结,这远比挖矿中心化、企业垄断和政府审查的危害大。这种危害的源头主要不在Core,他们只是做该做的事情,源头在于追随者放弃思考、习惯跟随。在欠发达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比特币社区中,尤其要警惕这种倾向。

与技术演进机制相冲突的硬分叉恐惧症。较快的技术演进是比特币相对法币的重要优势,也是吸纳竞争币创新,防止被超越的重要保障。一些重大的技术改进会影响交易或区块格式的变化,相对于之前的区块链是一种分叉。改进方式可分为兼容之前版本的软分叉和不兼容前版本的硬分叉。软分叉的好处是过渡平稳,缺点是为兼容而增加复杂性和技术负担;硬分叉则更加简洁,但要求全部节点及时更新版本,否则两个版本会产生分出两个区块链。修改区块容量限制和隔离见证都是涉及交易和区块格式的重大改进,原本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硬分叉实现,但由于以太坊硬分叉造成以太币分裂为ETH和ETC两种币,比特币内部也出现了重市场与重稳定、结算网络方向与主流货币方向的严重分歧,core最终选择了软分叉SW,而core的一些支持者进一步将硬分叉的危害过度渲染,变成了“只能为紧急修复漏洞而被动硬分叉,绝不进行主动硬分叉”的戒律。这条戒律杜绝了为了提高性能、适应经济或政治形势、吸纳竞争币创新等本应主动采取的硬分叉改进,而只能进行软分叉。尽管一次软分叉造成的复杂性风险和技术负担并不显著,但连续软分叉所累积的风险和技术负担会呈指数增长。审时度势,软硬结合的演进路线才是健康的,放弃主动硬分叉相当于自断手脚。

与社会进化机制相冲突的反分裂教条。抛开对硬分叉的妖魔化,反对硬分叉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担心象以太币那样分裂成两种币。这引出一个最为尖锐的问题:如果一些人坚持结算网络路线,另一些人坚持主流货币路线,双方实力相当,社区能够不分裂吗?路线之争的背后是价值观的分裂,极难形成共识,是社区分裂的真正源头。以太币分裂根源何在?就是一些人不能接受“为多数人利益可以毁坏区块链公信力”的价值观,分叉后他们坚持维护区块链公信力而保留了原链,造成两种以太币的分裂和共存。这对比特币最大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分裂恐惧症,而是告诉我们不可调和的价值观分歧可以通过币和社区的分裂走上各自的道路。人类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比特币社区能例外吗?生物界的进化规律说明,分裂是进化的必然要求,同一物种根据环境需要和偶然性分裂成不同物种,才有了更大生存可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当前的两条路线如果真正形成实力相当、僵持不下的局面,那说明两个方向的确各有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此时分裂就是理智的选择。无论两个都成功或某一个成功,都降低了系统整体失败的风险。如果产生两个币,对交易用户而言可选择用户体验更佳的一个,囤币用户则持有了两种币,矿工可选择挖某一个或分算力挖矿,企业根据自己对路线的判断选择方向。分裂时刻会有币价的波动,但一旦分裂实现,不确定性消失,市场需求会很快实现,比特币生态将会迅速扩大。实际上,到了分裂的最后时刻,摇摆者将不得不做出选择,极大的可能是成功几率较小的路线会迅速失去支持而失败,从而根本不会发生实际的分裂,最多是短暂的分叉。

 

九 总结

当前,比特币生态处在由理想驱动的初创期向利益驱动的成熟期转变的关口,恰逢世界法币金融体系的危机爆发,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扩容之争及其背后的路线之争给比特币的未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交易阻塞和费用提高降低了用户体验,机遇正在流逝,需要各方努力,尽快走出困境。

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表面看是扩容的技术问题,实际上是比特币长期发展方向之争。

  1. 结算网络方案试图保持区块容量限制,通过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实现扩容,从而挤出主链的一般支付功能,使其转为结算网络;
  2. 弹性容量路线试图根据市场需求和硬件限制动态调整区块容量,使主链尽可能容纳更多的交易,以保持比特币作为货币系统的既有方向。

结算网络方案得到一些核心开发者和公司的大力支持,开发者的主要动机在于维持小区块的紧凑主链以达到人人可运行全节点,以此确保比特币的匿名性和抗审查。公司支持主要为了在未来的结算节点中占据先机,获取竞争优势。但一旦主链交易受限,交易体验下降,比特币的先发优势渐失,市场深度和社会影响也会下降,很难与传统的以及区块链改造中的主流结算体系相抗衡,甚至会被竞争币取代。弹性扩容方案主要是消除区块链容量对比特币发展造成的瓶颈,而并不改变自中本聪创立比特币系统以来的初始目标:构建超越法币的货币系统。在当前全球法币剧烈体系动荡的局面下,消除区块容量瓶颈,能够使比特币主链的市场容量迅速扩大,逐步迈向主流货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球结算功能,通过侧链和第三方机构派生出更多的金融功能,进而成为全球最大最可信的公证信息系统,这将是全球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主要基础设施。

目前,阻碍比特币生态从初创期向成熟期转变的系统性风险,不是硬分叉扩容,而是扩容争论中暴露出来的缺乏经济激励的核心开发团队的决策中心化问题。主要威胁在于:

  1. 缺乏经济激励导致决策不够理性谨慎和忽视市场需求;
  2. 形成团队后形成压倒性决策失去纠错能力并容易被误导和利用;
  3. 技术性团队缺乏掌控成熟生态中的复杂政治经济问题的能力。解决之道不在于遏制开发团队的形成,而在于加快形成不同利益主体支持的开发团队之间的充分竞争。

在扩容争论中不少人高喊节点和算力去中心化,却又热烈拥护掌握重大中心化权力的核心开发团队,攻击权力分散、竞争惨烈、决策单纯的矿工。这使开发团队中心化问题的影响被放大,不合时宜的激进无政府主义倾向广泛传播,硬分叉被妖魔化,反对社区分裂维护核心地位似乎成了不容质疑的底线。实际上硬分叉是比特币进化中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而社区分裂在价值观和发展路线发生难以弥合的矛盾时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是积极的,因为这种分裂使比特币多了一种可能的成功路线。目前,全球对比特币的避险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能否将这种需求转化为比特币持续发展的市场基础在于能否提供安全便利的交易环境和用户体验。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尽快完成扩容,满足市场交易需求。但要完成这个任务,则需要澄清各方分歧,尤其是主要开发者、重要企业和大矿场需要拨开意识形态迷雾,明确自身利益所在,对两种路线之争做出明确的判断,然后果断行动。如果对路线能够形成共识,就尽快按此路线部署实施扩容;如果不能够达成共识,就应尽快实施各走各路的硬分叉,小众路线分叉迅速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分裂后两币共存,则各自专心实现其路线,相互将会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会使整个生态更具活力,更加健壮。

 

相关文章:

比特币布道者

比特币的坚定信仰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