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time Price(实时价格):

重读李笑来之比特币此物一出天下反

本文原作于 2019年5月14日  私有文章  区块链签名时间戳 

 

我认为投资者的核心能力应来源于理性。为何人和人之间差距如此巨大?我们似乎应从细节进行分析。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利益关系,成功者往往不愿意也不能完整描述其成功过程,更不会告诉你他成功的关键因素,要么谦虚说运气,要么就说自己勤劳勇敢。但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一个人工作能力再强,无非以一当百,更别说一天还有24小时的限制,而现实中人和人的财富差距达到万倍很正常,这很难用工作能力来概括。而如果转为信命,讲运气也说不通。就算所谓成功者是皇亲国戚,那么同为皇亲国戚之中,王子们的业绩也相差百倍千倍,如何用“背景”解释呢?

 

本文试图通过对李笑来在比特币投资早期的一篇旧文进行探讨,以其发现其成功的秘密,结果发现财富的秘密无它,唯“理性”二字也。当然,其当时在各领域知识和思考的造诣也很深刻,能力亦超过大多数人。考虑到李笑来当时尚未发财,且还需要宣传比特币牟利,其文章内容应无刻意误导,和今天讲成功学的李老师大相径庭了,故更有分析价值。

 

可以说,(李笑来的)成功的秘密来源于勤奋和理性,勤奋保证基本的认知和执行,理性保证向着正确的方向执行,且可以及时向更正确的方向调整。而如果光有勤奋而无理性,则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劳碌无所得,却怨天尤人。

 

下面原文为《比特币,此物一出天下反》及《我为什么看好比特币》有框字体(引用)为我的批注。


此物一出天下反:话说BitCoin

by xiaolai on 2011/05/23 · 71 comments

本文写作于2011年5月,根据资料,李笑来生于1972年7月,时年39岁。作为一个39岁的原新东方英语老师,李笑来的思想之深刻,让大多数同龄人乃至年长者都难以望其项背。我们在仰望他人财富时,是否应该思考自己没有做好足够的积累?在这个积累之上,服役足够的理性才可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in 计算机相关

据说,BitCoin的创始人Satoshi Nakamoto是坐时间机器回来专门写这个程序的⋯⋯

用大白话简单地讲,BitCoin就是一种电子货币——只不过,这种崭新的电子货币不受任何政府、任何银行的控制。它的出现,令人想象无限——起码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会在传统之外存在一个“谁都无法控制的金融市场”。已经有人惊呼“BitCoin是史上最危险的开源项目” (英文原版)。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BitCoin真的有价值吗?”其实,一种货币是否有价值只取决于有没有人愿意使用它买卖。而实际上,政府用黄金担保其实并不可靠:政府总是可以偷偷加印货币(政府是可以担保,但谁来监督政府呢?谁又有能力真的监督呢?),有史为鉴。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大量的人愿意收取BitCoin作为报酬。又由于已经有很多人愿意用传统货币购买BitCoin(这跟你用人民币买美元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所以,BitCoin已经有相应的汇率存在,也早已有人提供买卖BitCoin的服务。

 

第一段简要介绍了比特币的情况。在这简单的介绍中就已经隐藏着大量的理性思考。对于“无政府主义”的认识,可能来源于青年对专制政府的反感,这是一种本能,但能上升到以史为鉴,政府总是在货币上做手脚,进而提出我们需要一个无政府货币加以制衡,如无一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知识背景是断然无法立即得出的。而后对汇率的思考,更是直指汇率的本质,而非市场人士似是而非的观点。这么一小段内容出自不到40岁的李老师,如果不是李老师平时勤于阅读且独立思考,很难想象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突然闪现出来。

 

那如何获得BitCoin呢?最简单的渠道是直接购买BitCoin。另外一种渠道是参与Mining(中 译只能将就为“挖矿”)。在BitCoin系统中,每个交易(支付、收入)的信息都是公开的(但买主、卖主的其它信息除了ID之外都是隐藏的),而任何一 笔支付都需要大量的确认之后才能完成——这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来维系。而BitCoin是个P2P的网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安装并运行了客户端,就可以贡 献其计算能力——整个P2P系统将使用BitCoin回报这些贡献计算能力的用户。数年(可能是几个世纪,甚至几百年)之后,系统已经完成原定计划 2100万个BitCoin的生成之后,将使用“交易费”来替代“发放BitCoint”作为回报。目前系统已经生成2100万个BitCoin的1/3左右。

李老师简介了如何获取比特币和比特币的工作原理。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如非计算机专业人士,要搞明白如何实现hash,如何实现区块链,如何抗攻击,抗重放,如何保证pki体系的安全性,没有大量学习根本无法理解。而李笑来恰恰之前自学计算机编程,具有这方面能力,他一定阅读了白皮书甚至源码,对系统架构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我自己理解比特币的系统架构足足用了2-3个月时间,可见如果李老师没有足够的积累,深入的研究,是不可能理解为何比特币具有安全性,为何不会被消灭等基础问题,进而很容易犯错误和踩坑。尽管如此,李笑来事后还是说他踩过一些坑,损失了很多的币。所以我们这里得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这里似乎是要知道你前进路上需要的装备,并一一得到它。如果有一点没搞明白,最后也会成为理解的重要障碍。

 

读到这里,你很可能依然一头雾水,但,一个重要的问题已经浮现在你的脑海之中:如何挖矿?最简单的方法是下载并安装BitCoint客户端[官方下载页面],现在有Windows版、Mac版和Linux版。

以下是Mac版“生成硬币”(Generating Coins)的菜单截图(Windows/Linux版的官方Client长得都一样):

然后就是耐心等待了。由于交易量越来越大,生成一个Coin所需的计算量也就越来越大(因为每一笔交易都是公开的,并且要经过多个p2p节点确认之后才能生效——技术细节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明白),所以,生成一个“硬币”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据说在BitCoin系统刚开始运行的时候,生成硬币比现在要容易多了——显然将来要比现在更难。在那个时期用CPU的计算能力就够了,但是,现在 却不同,用CPU(中央计算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挖矿”已经太低效了,基本上很难挖到,而用GPU(独立显卡计算处理器)才能挖到矿[详细技术细节参见这里]。目前的情况是GPU挖矿能力强于CPU,AMD的显卡挖矿能力优于(大约3~5倍)Nvidia的挖矿能力。已经有很多人专门为挖矿而组装计算机,如果你也想当“财迷”,可以参照这个页面,购买自己中意的显卡⋯⋯如果还嫌不够高效,可以加入挖矿队,大家一起挖,最终按照贡献分掉——这个叫“Pooled Mining”(中文只能将就一下:“挖矿池”?)。

另外一个办法是站长们可以在自己的网页里加入一段javascript,令访问页面的读者贡献一部分计算能力为自己挖点矿:到bitp.it注册个账号,然后按要求完成注册[注册信里会告诉你如何同时再注册一个Mining Pool]即可获得相应的javascript脚本。

由于生成BitCoin很难,所以,作为新手绝对不能错过这个网站:https://freebitcoins.appspot.com/。它会向每个注册用户免费发放0.02个BitCoin——随者时间的推移,它免费发放的量会越来越少,抓紧吧。

 

李老师对挖矿,甚至矿池(当时甚至没有这个中文词汇)都理解了,说明他深入了解了整个体系的运作,甚至可能尝试过挖矿或参与挖矿,最后就连病毒挖矿和免费送币都介绍到了,可以说他基本上把这个圈子都玩透了(至少在当时的程度)。回想我们其他市场的投资者,什么时候对投资标的有如此的研究深度,还是仅仅靠看卖方研究和财务报表就草率下结论呢?

 

我的账户[18D5KhL4zt3St8XN45ofSfU193eAcxbQ9V]里现在就只有这0.02个免费获得的BitCoin。尝试着 Mining了一下,发现自己的计算机显卡都太差了⋯⋯于是暂时放弃。昨天听说推上的一个人已经有4个BitCoins了,与大伙公认他是“大户”,结果 今天又有人承认自己有100多个BitCoins;而后来又有人挖出数据,说地球上最富有的一个账户拥有25万个BitCoins⋯⋯将来有空写点什么有 用的书,可以考虑用BitCoin定价。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李笑来声称拥有的地址里并没有那免费获取的0.02个比特币,区块链的记录是公开且永存的。在实际的区块链记录上,这个地址在5月24日收到第一笔交易:20个比特币。直到6月9号,才有0.21个比特币进账,而整个账户总共进账了40个比特币。
也就是说,李笑来根本没去领取那免费送的币,而是直接买了20个比特币。如果考虑之后9号的0.21个币可能是免费送的,那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李笑来写本文时在他介绍的网站申请免费送币,而币并没有立即发送给他,他于是就直接买了20个。
写完文章后直接买了20个,而不是“等等免费币来”、“再等等看”,此种执行力恐怕大部分人是没有的,要不活该你是穷人呢!

 

从理论上来讲,禁止使用BitCoin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好像Napster可以被迫关闭,但是没有办法让全世界的人都不用电驴之类的p2p软件 一样。这个发明与史上任何一个重要发明一样,一旦出现,就不可能不产生重大影响。新东西出现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关注它可能的害处(就好像转基因食品反对者 或者克隆技术反对者所关注的那样)。由于它的不可控制性,人们正在讨论恐怖分子可能会用BitCoint买卖核武器——因为BitCoin交易无法跟踪。 事实上,BitCoin的好处可能更多。起码一条就是:没有人为因素增加货币量。

 

本段非常精要的讲出了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的张力,站在历史的视角总结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生态变迁与原有政治生态的张力,如果没有极为深入的思考和大量阅读是完全无法作出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笑来引作案例的电驴(Nasper)后来被美国政府禁止,其作者Jed如今成为区块链项目Ripple创始人,市值顶峰时接近千亿。


 

第二篇:为什么我看好bitcoin——写在首个黑色星期五之后

by xiaolai on 2011/06/11 · 25 comments

仅仅过了十几天,比特币就出现了暴跌,在新生事物狂暴的波动中,李笑来再次写下了这篇,同时也可视为对上一篇的补充,补充的是有关市场的一部分内容

昨天星期五,bitcoin经过一轮的暴涨之后突然掉头暴跌,一天跌掉30%(Mt. Gox)——关注者们惊呼:“黑色星期五来了!”其实这是好事,这只说明bitcoin是个正常的东西。

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没方向”的,每个方向其实都充满了必然的意外。

10年前(2001年)程序员Bram Cohem发 布基于p2p的bittorent协议的时候,绝对没办法想象这东西会在金融领域用这种方式应用吧?事实上,在那之前,他身边没有人能想象当时才26岁的 Bram Cohem是个有能力突然改变互联网的一个人——可现在,互联网半数以上的流量是基于bittorrent的⋯⋯

 

遇到价格波动后,李笑来用p2p bt协议的历史来解释新生事物初期都难以预测,因此价格波动在所难免,而最终新生事物可能以难以预测的方式成功。

 

bittorrent协议出现的10年之后,一个伟大的应用产生了:bitcoin,但将要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互联网,而是地球上最大的市场——金融市场。

而紧接着描述了比特币未来可能变革金融市场的前景。下面的内容都是论述这一判断的依据。

 

  • 没有政府和银行担保,怎么可能有信用?

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其实是最没有保障的。与表面看起来的相反,国家和银行都是最没有信用的机构。占便宜的时候,它们都有信用(可这时候用不着信用),吃亏的时候它们都有最大力量去推脱责任(这时候没有信用可用)。这一点不用多说,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个事实。

之前我们明知如此还不得不依赖它们,只不过是因为“不得不”——于是,将其称为“必要之恶”(Necessary Evil)。我个人一直认为:技术最的伟大意义就在于让人类逐步摆脱那些曾经无法摆脱的“必要之恶”——尽管问题的解决往往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

 

对于大众在非技术层面对比特币的质疑,主要就集中在“价值从何而来”、“信用从何而来”上。(技术上的问题姑且不讨论)
而李笑来上来就否定了政府信用,并且引用了必要之恶的概念,这是一个保守主义政治的专有词汇。我们今天无法得知李笑来在当时对于英美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理解程度,但以当时中国人的政治素养,可以说李笑来在这方面的理解远超绝大多数了。如果没有平时的阅读和深入思考,就算六七十岁的人,恐怕还会纠缠在“美国是民主国家……”一类的低级讨论中。

p2p的好处在于,任何一个人尽管可以欺骗一台机器,但无法欺骗整个网络。所以,p2p的机制就是最好的保障,起码,是比国家也好银行也罢更为可靠的保障。

对于p2p网络抗攻击的特性虽然描述不太清楚,我们无法得知其当时对比特币安全特性的理解程度,但至少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区块链的安全特性。

没有黄金支撑,bitcoin哪来的价值?
支撑货币价值的,其实从来都不是黄金——实际上应该是经济规模。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岛国,你有无数的黄金,可是居民只有你自己,没有任何其他人给你提供任何商品和服务⋯⋯然后你根据你的黄金价值印出来的货币有用吗?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用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要用正常大脑想象一下就可以得出的结论。可这样简单的道理竟然不被很多学究接受——很好玩的是,打倒学究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等他们死光⋯⋯(注意,只能“等”,不能用任何其他的手段!)

 

李笑来一开始就断然否定黄金的固有价值,并做了思想实验。关于人类如何走出金本位,如何让经济规模与货币价值挂钩可以讲几本书,但是能用简单的模型描述,说明其之前是深入思考过金本位的问题的。如今很多人还用外汇储备规模来推测将来的汇率,无疑是八年前李笑来说该死光的那类人群。黄金天然是货币,或是黄金天然被人感觉像货币?

现在的bitcoin经济规模有2亿美元(仅仅一周前才6000万美元)。这个经济规模目前只有两个简单的构成:

一些人出售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接受BTC支付;
一些人认同bitcoin,于是用其它货币兑换BTC。
可遇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bitcoin,那么它的经济规模只能不断增长,只要它的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我就没有理由不看好它。

 

对于比特币经济规模的描述,意味着其认为将来比特币经济规模的增大将是币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此项分析有一定经济学基础,可以作为币价可能上涨的一个理由。(是否是唯一理由可以再说)

  • 是不是有很大的政策风险?

当然有。然而,我个人却认为那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法律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禁止人们拥有一个计算机文件吧?Napster网站可以被关掉,但,10 年过去了,bittorrent协议被禁止了吗?不仅没有人有办法禁止,而且使用bittorrent协议的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使用,比如迅雷 的大部分用户)只能越来越多。

 

关于政府禁止比特币,从比特币第一天起就是讨论的热点。而李笑来这里给了p2p作为案例,谈到一个有价值的技术不可能被真正禁止(注意是技术,不是具体的东西)。

这两篇文章作为一篇简单的比特币入门教材被传阅多年。虽然今天看十分基础甚至简单,但在2011年,39岁的李笑来在文章中表现出的知识储备,研究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深入的理性思考,闪耀着伟大投资者理性的光芒。我们该思考的是能从他的经历中吸取什么呢?

相关文章:

Velaciela

One thought on “重读李笑来之比特币此物一出天下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