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静思的我
发布时间:2018年5月10日
网络来源:喜马拉雅
前面已经说过,金银作为货币,和鸡蛋、羊之类的东西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比如说不变质、便于携带、便于分割,等等等等。
但是,它依然是不完美的。
随着商品交换的增多,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金银还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切割,虽然切割的工艺不是太难,但必须要有专门的人用专门的工艺来做,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再比如,作为一种商品交换的符号,它怎么着也应该是像模像样儿,不应该是奇形怪状,所以它应该被打磨成型。
由于这些原因,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那就是专门制作和切割金银的行当。这个行当在西方叫做金匠,也就是加工金银的工匠。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金银加工的作坊,或者叫金银加工厂。人们把金银放在金匠那里,请它加工成型,并且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切割。比如说一个人有十两金子,而他日常的消费中,每一次的消费还不到一两金子,所以他可能需要把这十两金子切割成十份乃至一百份。当然,同时他也需要把这个金子加工成型。
人们把金子交给金匠,人们的打算是,等他加工好了,再从这里取回金子,拿着加工好的金子到市场上去买东西。
这是人们的如意算盘,这个如意算盘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们需要关注一个细节那就是,把金子交给金匠的时候,金匠肯定应该出具一张收条,比如上面写着收到黄金十两。
我们现在无从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把金子交给金匠,金匠给他出具收条的这个人,他是否想到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后来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货币发展的惊天巨变,乃至引发了一直持续至今、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至今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金融危机。还有现在的美元霸权,现在的中美贸易战,统统都与人类社会的这个动作有关联。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出在这张收条上。正常情况下,当人们需要金子进行交换的时候,需要拿着收条,在金匠那里取回金子,然后用金子进行交换。但是由于金匠只认收条不认人,所以人们发现,其实在交换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用上金子,直接把收条交给对方就可以了。因为对方卖出货物,取得收条,可以拿着收条到金匠那里去换回金子。或者,他拿着这张收条,需要在另一个人那里去买他所需要的东西的时候,他直接把这个收条再交给对方就可以了。
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发现,金子放在金匠那里取不取回来其实不是很重要,手上只要有这张收条就可以了。慢慢的,人们已经习惯用这些收条去买东西,大家都这样做,一个人,十个人,百个人,千个人,全社会都这样做,于是这些收条就流传开了,而金子一直放在金匠那里。
最开始的收条可能是手写的,比如签上名盖上章。后来收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会有更简便的方法,比方说印制成统一格式,也不需要在每一张收条上去盖章签名。而且这些收条的面额有大有小,比如说有一千两的、一百两的、十两的、一两的,或者更小的。同时,为了防止人们仿制,于是在工艺上进行改进,采用极其复杂的工艺,让一般人很难伪造。
这种统一印制的、用极其复杂的工艺工艺印制出来的收条,就是钞票。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转换就是如此的简单而又如此的奇妙,货币,或者说钞票,就这样产生了,而钞票的本质就是一张收条。
所以在《货币战争》一书中,作者多次强调,纸币的本质就是一张收据。
比如在2011年版《货币战争》的《再版序言》中,在第二自然段的开头,作者说:“货币,从本质上看,就是财富的一种索取权,人们持有货币,相当于持有财富的收据。”在第三自然段的开头,作者又说:”纸币的出现,原本作为金银的收据,主要是为了方便交易”
而在《货币战争》一书第一章的名叫“罗斯柴尔德起家的时代背景”这一小节中,在正文的第五自然段,作者这样写道:“长久以来人们就知道金匠银行家最有利可图的生意就是发行银行券,这些银行券其实就是储户存放在金匠那里保管的金币的收据,由于携带大量金币非常不便,大家就开始用金币的收据进行交易,然后再从金匠那里兑换相应的货币,时间长了,人们觉得没必要总是到金匠那里存取金币,后来这些收据逐渐成了货币。”
相关文章: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05章 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07章 美元的顶级秘密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06章 金融危机是怎样练成的?其实很简单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01章 货币,是个啥东西?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02章 最早的货币可能是鸡蛋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08章 战争和金融,那个来钱快?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13章 索罗斯的套路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14章 亘古不变的赚钱手法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15章 索罗斯不玩儿了
- 《货币浅说:让金融走下神坛》第03章 没有开会商量,全世界都选择金银作为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