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MP:一种去中心化、端到端加密通信协议
达哥(@BTCdage)
btcdage@proton.me
Btcdage.rf.gd
摘要:在数字时代,中心化通信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引发了对隐私审查、数据主权和单点故障的深切忧虑。本文档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NextBTC 安全加密留言协议 (NSMP)。NSMP 利用比特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抗审查特性,构建了一个安全、私密的点对点通信层。本协议在设计上严格遵循比特币至上主义 (Bitcoin Maximalism) 的核心原则,旗帜鲜明地支持比特币主链维持其作为纯粹金融账本的定位。因此,NSMP 并非为比特币主链设计,而是部署于一个继承其安全哲学并专注于应用的平行链——nextBTC。本协议的实现,旨在用实践证明,复杂的链上应用与维护主链的简洁性可以并行不悖,而非相互妥协。该协议通过将端到端加密的消息分段嵌入到比特币交易的 OP_RETURN 字段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权通信。与依赖中心化服务器的传统应用不同,NSMP 的所有数据都由比特币网络本身来保障其持久性和可用性。本白皮书将详细阐述 NSMP 的核心架构、密码学实现、链上交互协议及其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独特优势。
一、绪论:通信的困境与比特币的哲学
1.1 现有通信模式的挑战
当今主流的即时通讯工具,无论是 Signal、Telegram 还是 WhatsApp,都依赖于中心化的服务器架构。这意味着:
审查风险:服务提供商有能力审查、阻止或删除信息。
隐私泄露:尽管内容可能被加密,但元数据(谁在何时与谁通信)仍然是可被收集和分析的。
服务中断:服务器宕机或公司停止运营将导致通信中断。
数据主权缺失:用户的身份和数据最终由服务商控制。
1.2 比特币:神圣账本与『OP_RETURN』的智慧
比特币网络不仅仅是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其底层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全球共识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然而,这种强大的能力也带来了一个持续的哲学辩论: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全球最宝贵的、有限的区块空间?
我们坚信,比特币主链的首要职责是作为全球的最终价值结算层。它的纯粹性和简洁性是其长期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根本保障。任何可能导致“状态膨胀”、提高全节点运行成本、从而削弱去中心化的行为,都应被视为对网络根基的侵蚀。
在此哲学指导下,比特币核心开发者在 2014 年引入的 OP_RETURN 及其 80 字节的限制,并非一个技术上的短板,而是一个充满远见的设计哲学。它是一道“防火墙”,在允许必要的元数据锚定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将主链用作通用数据存储的成本和难度,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主链免受数据滥用的影响。我们的协议,正是建立在对这一设计的深刻认同之上。
二、 设计哲学:分层、职责与 nextBTC 的诞生
2.1 矛盾的统一:应用需求与主链保护
对去中心化、抗审查应用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然而,直接在主链上满足这些需求,无异于要求世界黄金储备库去承担中央银行的所有日常业务。这是低效、昂贵且危险的。
2.2 nextBTC:一个价值的延续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创建了 nextBTC。这是一个 fork 自 Bitcoin Core v29.x 的平行链。这个版本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我们对坚守 80 字节限制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承诺,以区别于后续可能放宽限制的版本。
nextBTC 的使命是:
1.继承:完全继承比特币的安全模型和核心共识。
2.隔离:为 NSMP 这样的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一个专属的、高性能的运行环境,使其不会与主链的金融交易争夺宝贵的区块空间。
3.探索:作为一个专注于应用创新的平台,探索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前提下的更多可能性。
2.3 NSMP:一个实践性的论证
NSMP 的设计,本身就是对主链 80 字节限制合理性的一次致敬和论证。其复杂的分段和链上重组机制,直观地展示了在主链上进行此类操作的巨大摩擦力。
因此,NSMP 在 nextBTC 上的流畅运行,恰恰反证了它不应该在主链上运行。这完美地体现了我们的核心论点:保护主链的最佳方式,是为创新应用构建专用的平行层,而非改造主链本身。
三、NSMP 核心架构
NSMP 协议由三个核心层次构成:
身份层 (Identity Layer):用户的身份并非注册于任何中心化服务器,而是由其自身掌握的、符合 secp256k1 标准的椭圆曲线密钥对(与比特币及 Nostr 协议兼容)来定义。私钥即身份,公钥即地址。
加密层 (Cryptography Layer):采用先进的混合加密方案,结合非对称加密(ECDH)和对称加密(AES),确保消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数据持久层 (Data Persistence Layer):利用比特币交易的 OP_RETURN 输出作为数据载体,将加密后的信息片段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
四、核心算法与密码学协议
NSMP 的安全性基石在于其严谨的密码学设计。以下是消息从发送到接收的完整生命周期。
4.1 消息加密与封装(发送方)
发送一条消息涉及加密、签名和打包三个主要步骤。该流程采用了一种类 ECIES (椭圆曲线集成加密方案) 的混合加密模式。
步骤 1:生成共享密钥 (ECDH)
1.发送方为本次通信生成一个一次性的临时椭圆曲线密钥对 (Ephemeral Keypair)。
2.使用临时私钥与接收方的长期公钥执行椭圆曲线迪菲-赫尔曼 (ECDH) 密钥交换算法,生成一个共享密钥 (shared_secret)。
3.为提高安全性,将此共享密钥通过 SHA256 哈希算法处理,生成一个 32 字节的衍生密钥 ecdh_derived_key。此密钥将作为“加密钥匙的保险箱”的钥匙。
步骤 2:对称加密 (AES-256-CBC)
1.生成一个 32 字节的、密码学安全的随机对称密钥 symmetric_key_K。此密钥将用于加密真正的消息内容。
2.使用 ecdh_derived_key,通过 AES-CBC 模式加密 symmetric_key_K,得到 k_enc。
关键实现细节:此过程处理了 PKCS#7 填充。一个 32 字节的密钥在加密时会被填充至 48 字节,因此 k_enc 的最终长度为 IV(16) + PaddedData(48) = 64 字节。这是协议稳健性的关键。
3.使用 zlib 算法压缩原始消息文本,以减小体积。
4.使用 symmetric_key_K,通过 AES-CBC 模式加密压缩后的消息正文。
步骤 3:数字签名 (ECDSA)
1.为确保消息的完整性和发送者身份的真实性,协议将 [临时公钥 + k_enc + 发送方长期公钥 + 加密后的消息正文] 进行拼接。
2.计算拼接后数据的 SHA256 哈希值。
3.使用发送方的长期私钥对该哈希值进行 ECDSA 签名。
步骤 4:数据包构造
最后,将所有组件按以下顺序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二进制数据包 full_message_packed:
[临时公钥 (33B)] + [k_enc (64B)] + [发送方公钥 (33B)] + [签名长度 (1B)] + [ECDSA签名 (动态)] + [加密后的消息正文]
4.2 链上分段与广播协议
由于 OP_RETURN 的容量限制,上述加密数据包必须被分割。
1.分段头部设计:每个分段都包含一个 11 字节的统一头部,用于链上数据的发现与重组。
接收方公钥哈希前缀 (6字节):sha256(接收方公钥).digest()[:6]。用于快速过滤,接收方只需扫描这个哈希即可判断消息是否与自己相关,极大地保护了接收方隐私。
消息ID (2字节):随机生成,用于将属于同一条消息的所有分段关联起来。
分段索引 (2字节):从 0 开始的当前分段序号。
总分段数 (1字节):消息被分割的总数量。
2.广播:协议为每个分段创建一笔独立的交易,并将 [头部 + 数据块] 作为 OP_RETURN 输出。发送完成后,发送方只需将第一笔交易的ID (TXID) 安全地告知接收方即可。
4.3 消息检索与解密(接收方)
1.起始交易定位:接收方使用收到的 TXID,从区块链网络获取第一笔交易。
2.身份验证:提取 OP_RETURN 数据,计算自身公钥的哈希前缀,与数据头中的哈希进行比对。若不匹配,则终止流程。
3.链上数据扫描:若匹配,则从头部解析出 消息ID 和 总分段数。随后,在近期区块中扫描具有相同 [接收方哈希前缀 + 消息ID] 的其他交易,直到找齐所有分段。
4.重组与解密:
按分段索引顺序拼接所有数据块,还原出完整的full_message_packed。
执行与加密相反的过程:
1.使用自己的长期私钥和包内的临时公钥执行 ECDH,计算出相同的 ecdh_derived_key。
2.用它解密 k_enc,得到 symmetric_key_K。
3.用 symmetric_key_K 解密消息正文,并用 zlib 解压。
4.提取发送方公钥和签名,对消息数据进行 ECDSA 验签。
5.完成:验签成功后,解密出的明文消息即可安全地呈现给用户。
五、关键特性与优势
极致的抗审查性:消息的载体是 nextBTC 交易,只要网络在运行,信息就无法被阻止或删除。
端到端的隐私保护:采用强大的混合加密,除了指定的接收方,包括矿工在内的任何网络参与者都无法窥探消息内容。
自托管身份主权:用户的身份由自己的私钥定义,无需许可,不受任何组织控制。
数据永久性:消息一旦被写入区块链并获得足够确认,便成为永久记录。
对区块链友好 (Blockchain-Friendly):通过使用 OP_RETURN,协议避免了造成区块链 UTXO 集合的膨胀,这是一种对全节点资源更负责任的设计。
六、与相关技术的比较
6.1 vs. 中心化通信应用 (Signal, Telegram)
NSMP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去中心化。它消除了对可信第三方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了单点故障和平台审查的风险。
6.2 vs. 比特币铭文 (Ordinals/Inscriptions)
虽然两者都利用比特币技术存储数据,但目标和技术路径截然不同:
目的:铭文旨在创造公开的、可验证的数字资产;NSMP 旨在实现私密的、点对点的保密通信。
存储位置:铭文使用交易的见证数据 (Witness Data),容量大但会增加 UTXO 集的负担;NSMP 使用 OP_RETURN,容量小但对链上状态无影响。
隐私性:铭文数据是完全公开的;NSMP 数据是完全加密的。
简而言之,铭文是“数字石碑上的公开雕刻”,而 NSMP 是“投入茫茫大海的加密漂流瓶”。
七、结论
NextBTC 安全加密留言协议 (NSMP) 不仅仅是一个应用,它是一种对比特币分层架构思想的忠实践行。它展示了如何在一个价值一致的平行链上,构建一个超越传统金融范畴的安全通信层,而无需对比特-币主链的核心协议做出任何妥协。
通过严谨的密码学设计和对 nextBTC 的专属适配,NSMP 为那些寻求最高级别隐私、安全和数据主权的个人与组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用代码和实践捍卫了一个核心信念:让凯撒的归凯撒,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比特币主链作为永恒的价值基石,让蓬勃的应用创新在专属的平行宇宙中绽放光芒。
相关文章:
- 区块链是什么鬼——3.比特币白皮书翻译加详解-1:白皮书标题
- 【李笑来译】比特币白皮书中英文对照版
- 【李笑来】今天是比特币白皮书发布十周年
- 中本聪所撰写的比特币白皮书《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重点在p2p和cash。
- 《比特币白皮书》二项分布、赌徒破产、泊松分布概率理解
- 《精通比特币》(第二版) – 附录A-2、比特币白皮书(李笑来中英文对照版)
- 《精通比特币》(第二版) – 附录A-1、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 私钥安全启示录高级脑安全性探究
- 通俗解释pow安全的经济模型:算力并不是越高越安全。
-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SSL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