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哥(@btcdage)
日期:2024-12-29
最近有群友询问“AI算力需求将导致比特币矿工转向 HPC 基础设施”对比特币生产会有什么影响,我的看法是:这并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挖矿的本质是解决 SHA-256 哈希难题,这与 AI 训练所需的矩阵运算、深度学习等计算类型截然不同。两者对硬件的要求、优化方向都有显著差异。
虽然AI 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算力需求,但比特币矿工并不需要,也无法简单地将挖矿设备直接改造成 AI 服务器。特别是ETH在2022年转向为POS以后,GPU矿工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矿工会利用闲置算力来做 AI”也已经成了无源之水,基本不可能实现。
为什么这么说?
比特币的矿机( ASIC)是专门为哈希计算设计的,而 AI 计算需要 GPU 或 TPU 这类擅长并行运算的硬件。两者架构上的巨大差异,导致直接改造或共用难度极大,成本收益不成正比。
矿工是理性经济人,他们会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如果 AI 计算的收益高于挖矿,他们可能选择投资全新的 AI 基础设施,而不是耗费巨大成本去改造矿机。
从数据上看,尽管有各种因素(包括算力迁移),比特币网络算力依然在稳步增长。如果 2025 年末,算力达到 1.1 zetahash,恰恰说明挖矿市场依然在持续发展,并没有因为 AI 的崛起而受到严重影响。
AI 和挖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它们之间没有太多交集。一个服务于人工智能算法,一个服务于区块链网络安全。它们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各自独立,关联性很弱。虽然可能出现一些矿工涉足 AI 领域,但这并不会改变比特币生产的基本逻辑和市场格局。比特币挖矿仍将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不会因为 AI 的算力需求而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挖矿行业本质上非常自由,准入门槛低,没有审查,可以随时进入,也可以随时退出。AI 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是普遍且均等的,挖矿并不会比其他行业受到特殊的影响。
大家可以把关注点放在比特币本身的技术、市场和发展上,不必过于担心其他行业带来的“跨界”影响。